搜索: 身心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適之中,於是情不自禁地翹首遙望天際,那裏衹
西平樂: 還是真正感到身心交瘁?因為這首詞寫在他絶命謝世的一年,所以也可以認為是後
問劉十九: 令人身心俱醉。
四言詩.祭母文: 不染一塵 身心表裏 五德犖犖 乃其大端
天問: 也沒有像《九歌》那樣全身心的敬天娛神,而是對天意對人事咄咄發問;
夏日南亭懷辛大: 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山石: 整個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
過香積寺: 有如禪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釋子身心無有分,獨將衣鉢去人群。
逢病軍人: 正由於有交加於身心兩方面的痛苦,纔使其“哀吟”令人不忍卒聞。
酬樂天頻夢微之: 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顛倒,所以“惟夢閑人不夢君”。
隱幾: 身心忽兩遺。
閑居: 身心一無事。
觀稼: 身心常自若。
約心: 已約終身心,長如今日過。
詠意: 身心一無係,浩浩如虛舟。
答崔侍郎、錢捨人書問,因繼以詩: 如是用身心,無乃自傷殘。
過駱山人野居小池(駱生棄官居此二十餘年): 安置身心了。
白發: 身心久如此,白發生已遲。
首夏: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贈別宣上人: 身心俱到此。
建昌江: 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退居渭村時那種身心閑適的境地,回味起當時“一朝歸渭上,
遣懷: 已共身心要約定,窮通生死不驚忙。
問秋光: 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聽幽蘭: 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
吾土: 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
睡覺偶吟: 身心安樂復誰知。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那種閱盡世情冷暖、飽經政治滄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氣了。
送天台僧: 身心無別念,餘習在詩章。
花下醉: 正傳神地描繪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而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態,筆意極為超妙。
寄韓團練: 身心苦恬寂。
閑居作: 身心閑少夢,杉竹冷多聲。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