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识山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臥病識山鬼,為農知地形。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禦弟: 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送李校書赴東川幕: 眉勢識山名。
送張道者: 生來未識山人面,不得一聽烏夜啼。
送李琮歸靈州覲省: 僕馬識山川。
初秋小雨: 誰識山翁歡喜處,短檠燈火夜初長。
初夏: 豈識山廚苦虀。
聲聲慢: 誰識山中朝暮,嚮白雲一笑,今古無愁。
西江月(題墨水仙): 不識山中瑤草。
月華道中: 邂逅今朝識山面。
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 未識山傢質素情。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 欲識山高觀石腳。
题识山堂
次韻黃長孺: 艱難方識山林味,親戚還兼朋友盟。
題扇: 誰識山中居,萬動歸一靜。
次韵谢余知郡和予识山会饮韵
次韻鬍兄: 慣貧已識山林趣,投老歸從造物遊。
枕石: 似識山樵扣角歌。
和晏相公觸事成詠四首: 豈識山中木,終年自擁腫。
石禪床: 不識山僧曾坐處,幾回彈舌雨竜歸。
送路拯北遊: 盡識山川險,深窮彼我情。
次韻學士兄富陽道中: 領略平生未識山
海口三首: 已留小篆識山阿。
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
暮春龜堂即事: 誰識山翁及物情。
和潔堂見壽十章: 不識山中相。
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 豈識山意春。
過飛仙嶺: 始信明皇不識山
送李提幹兼簡李知幾太博: 慣識山中饑。
題於潛西菩兼山閣參寥受業: 安得識山人,倚闌論未畫。
頌古二十六首: 如今不識山河礙,識得如今海嶽沉。
舒雁: 寧識山陰誤,能鳴亦就烹。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