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脚
望洞庭: 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那些武行腳色已都紮扮好了,衹等上場鑼響,便要真殺真砍,大亂之來已迫眉睫,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 行腳尋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禪衣。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又聞行腳也,何處化群生。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莫問休行腳,南方已遍尋。
題贈湘西竜安寺利禪師: 頭白已無行腳念,自開荒寺住煙蘿。
城中晚夏思山: 苦熱恨無行腳處,
虎跑泉: 虎移泉眼趁行腳,竜作浪花供撫掌。
赠行脚僧
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嶽): 行腳同來有幾人。
送僧: 從小即行腳,出傢來至今。
題名琉璃院(今改名景祥院): 行腳僧言勝五臺。
送行脚僧
赠行脚僧
次韻範參政書懷: 趙州行腳我安能,閑卻床邊六尺藤。
滿江紅: 取當年、行腳一枝筇,懸高壁。
客歸: 發僧行腳倦,歸計上心忙。
嘆屩詞: 絶勝編棕便行腳
贈古崖復上人遊: 烏藤五尺陪行腳
贈鄰僧遊杭: 愁絶舊時行腳處,而今分付與閑僧。
贈周龐齋居士: 趙州八十方行腳,鐘離八十離塵劫。
送素上人遊方: 自言行腳好,卻厭住庵間。
高僧石: 還了十方行腳債,卻來山頂放圓光。
隱靜簡堂老贈籐杖: 償盡阿師行腳債,不妨分我老滄洲。
蕭學易何季臯和作別詩佳甚再用前韻: 少年行腳白頭歸,不負平生汗漫期。
初至江城寓分司衙: 無故要償行腳債。
新荔枝四絶: 行腳何須更雪峰?
泝行回溪三十裏入婺源縣界: 行腳遍海內,久久萬輦轂。
部索印紙: 老僧今已倦行腳,不用維那吃飯憑。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餘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勁於其歸也聊復效顰: 行腳舊山川。
送齊侍者南遊: 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
邛杖次韻: 伴行腳笠未嫌貧。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