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芸阁郎
再使蜀道: 蕓閣有儒生,軺車倦馳逐。
春晚侍宴麗正殿探得開字: 喜承蕓閣宴,幸奉柏梁杯。
初出關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 永懷蕓閣友,寂寞滯揚雲。
送張侍禦秘書江左覲省: 蕓閣已觀書。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中孚自仙官入仕): 青袍蕓閣郎,談笑挹侯王。
酬秘書王丞見寄(一作酬王秘書閑居見寄): 蕓閣水曹雖最冷,與君長喜得身閑。
答姨兄鬍靈之見寄五十韻: 蕓閣懷鉛暇,姑峰帶雪晴。
春中與盧四周諒華陽觀同居: 蕓閣官微不救貧。
留別吳七正字: 署吏同登蕓閣間。
早春獨遊麯江(時為校書郎): 回看蕓閣笑,不似有浮名。
韋七自太子賓客再除秘書監,以長句賀而餞之: 好歸蕓閣狎鵷鸞。
酬張籍王建: 水曹蕓閣枉來篇。
送韓校書: 跡高蕓閣吏,名散雪樓翁。
贈柳璟、馮陶二校書: 蕓閣間年榮。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蕓閣暫肩隨。
送唐稟正字歸萍川: 霜須蕓閣吏,久掩白雲扉。
奉和聖製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登字): 蕓閣英華入,賓門鵷鷺登。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 蕓閣朝來雪,飄颻正滿空。
送閻校書之越: 蕓閣應相望,芳時不可違。
張建封大夫奏係為校書郎因寄此作: 不知蕓閣上,遺校幾多書。
送錢拾遺歸兼寄劉校書: 終當報蕓閣,攜手醉柴門。
送姚校書因歸河中: 光輝蕓閣郎。
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 京輦辭蕓閣,蘅芳憶草堂。
送吉校書東歸: 少年蕓閣吏,罷直暫歸休。
經嚴秘校維故宅: 香銷蕓閣閉,星落草堂空。
哭張十八校書(數日前辱書,未及還答,俄承兇訃): 蕓閣為郎一命初,桐州寄傲十年餘。
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 京輦辭蕓閣,衡方憶草堂。
經嚴秘校維故宅: 香銷蕓閣閉,星落草堂空。
張建封大夫奏係為校書郎因寄此作: 不知蕓閣上,遺校幾多書。
送韋繇校書赴浙東幕: 官離蕓閣早,名占甲科頻。
夜攜酒訪崔正字: 衹應蕓閣吏,知我僻兼愚。
贈李秘書: 莫將蕓閣輕科第,須作人間第一人。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