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知已
訴衷情·堤上遊人逐畫船: 則明知已態反常而偏欲為之,倍增其“戴花”的感染力。
賀新郎.贈楊開慧: 算人間、知已吾和汝。
獨坐敬亭山: 而是一種“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驕傲與滿足。
夢李白二首之一: 不知已被赦還,憂思拳拳,久而成夢。
春宮麯: 可知已是春暖時節,但寵意正濃的皇帝猶恐簾外春寒,所以特賜錦袍,見出其過分
戲作俳諧體遣悶二首: 新知已暗疏。
苦寒: 不知已微纖。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稻畦: 魚肥知已秀,鶴沒覺初深。
答釋子良史送酒瓢: 山瓢知已空。
重贈(樂人商玲瓏能歌,歌予數十詩): 如“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休唱貞元供奉麯,當時朝士
聞李尚書拜相,因以長句寄賀微之: 知已新提造化權。
閑坐看書,貽諸少年: 我心知已久,吾道無不可。
浩歌: 全句的大意是韶光易逝而知已難逢,自己的才能和抱負何時方能施展?等到神血兩
送友人: 似乎意味着“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可以“隔千裏兮共明月”,是一種慰勉
酬烏程楊明府華將赴渭北對月見懷: 感君知已行。
阮郎歸: 相知已是遲。
雲竜山觀燒得雲字: 隕霜知已殺,坯戶聽初焚。
陳叔易學士母阮氏輓詞二首: 碑銘知已托張林。
以事走郊外示友: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舊壯心違。
送柴侍禦: 但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何人不識君”那麽豪爽、灑脫。
贈別劉長卿時赴河南嚴中丞幕府: 匡時知已老,聖代恥逃堯。
贈別劉長卿時赴河南嚴中丞幕府: 匡時知已老,聖代恥逃堯。
送韋處士歸省朔方: 青雲知已歿,白首一身歸。
江樓舊感: 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衹身來到江樓。
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 乾陽知已近臨坤。
三月晦日送客: 知已朋友,相聚多時,一旦別離,自是依依難捨,怎能不頻頻舉杯、殷勤相勸?何
山上樹: 鳥啼知已春。
憶故山: 道路知已遠,夢魂空再經。
傷賈島: 可是當時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
壟穴遺詩: 殯後那知已脫蟬。
初夏雜詠: 寸心知已矣,端欲為誰陳。
讀論語: 數簡方知已有餘。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