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节
蘇武: 十年持漢節
去秋行: 遂州城中漢節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漢節野童看。
秦州雜詩二十首: 山邊漢節歸。
廣州段功曹到得楊五長史譚書功曹卻歸聊寄此詩: 漢節梅花外,春城海水邊。
九日奉寄嚴大夫: 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
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 能持漢節歸。
送裴郎中貶吉州: 漢節同歸闕,江帆共逐臣。
塞下麯: 蘇武歸來持漢節
送客歸振武: 漢節繞渾邪。
塞下麯: 詔使名王持漢節
贈蜀府將(蠻入成都,頻著功勞): 志氣已曾明漢節
一寸金: 仗漢節、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勳業,文翁風化。
送李太保知儀州: 還見子孫持漢節,欲臨關塞撫羌酋。
送瀋興宗察院出使湖南: 漢節飽曾衝海霧,楚帆聊復藉湖風。
涿州: 萬裏如今持漢節,卻尋此路使呼韓。
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並寄子由二首: 不矜持漢節,猶許攬桓須。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 漢節落毛何處尋。
叔父給事輓詞十首: 隴上千山漢節回,掃除民蜮不為災。
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 西風持漢節,騎從嚴弓刀。
代書寄上裴六冀、劉二潁: 猶自握漢節
酬太常從兄留別(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罷册南詔卻赴上都): 張騫隨漢節,王濬守刀州。
送嚴侍禦: 漢節待南侵。
酬太常從兄留別(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罷册南詔卻赴上都): 張騫隨漢節,王濬守刀州。
送嚴侍禦: 漢節待南侵。
塞下麯五首: 蘇武曾將漢節歸。
送靈州田尚書: 九姓羌渾隨漢節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誰見魯儒持漢節,玉關降盡可汗軍。
蕃寇侵逼,南歸道中: 敲關通漢節,傾府守河冰。
三部樂 七月送丘宗卿使虜: 也持漢節,聊過舊傢宮室。
滿江紅(和盧國華): 漢節東南,看駟馬、光華周道。
感懷二首: 北海風沙漫漢節,浯溪煙雨暗唐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