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求识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雜言用投丹陽知己兼奉宣慰判官(以下見《詩紀》): 求識江淮人猶乎比石。
八十三吟: 枯桐已爨寧求識?弊帚當捐卻自珍。
浣溪沙: 猶省當來求識面,隔簾清唱倒瓊彝。
酹江月(詠梅): 不求識覺,風緻何高妙。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 何當求識面,介子同裏閈。
寄鄧公壽: 海內十年求識面,江邊一見即論心。
夜雨有感: 少時諸老爭求識,晚歲殊方罕定交。
贈應秀纔: 自說辛勤求識面。
贈種徵君收: 兩製詞臣求識面,九重天子望祇顔。
東歸同年三山王簿賓之趙戶立父連簿仁父典上捨偕行分道買樽酌別: 求識心鑒齒。
次韻吳仲權鎰見簡: 幾年求識面,數刻遂離群。
以近詩寄尤運使: 求識尤太史,泛舟維豫章。
張以詩捲來再用韻謝之: 半生求識終無遇,一見於今已後期。
子進子儀過予山居子進有詩次韻呈子進兄弟二首: 求識自初年。
再韻簡菊坡: 草木雖多懶求識
升庵詩話(8-14): : 不求識賞。
捲五: : 衝寂自步求識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捲之二: : 不求識賞;
湘煙小錄: : 恆求識面。
杜甫: :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6]。
三、 杜甫(2): : 即“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