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此道
十五: 保此道者不欲盈,
燕歌行並序: 此道自"三百篇"來,至唐而微,至宋而絶。
華州: 此道昔歸順,西郊鬍正繁。
相逢行: 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
避地司空原言懷: 所願得此道,終然保清真。
貧交行: 此道今人棄如土。
喜晴(一作喜雨): 此道誰疵瑕。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此道未磷緇。
敘寄員半千: 此道豈徒然。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此道將安施。
同諸公秋日遊昆明池思古: 此道不能為。
塞下麯: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 知君悟此道,所未搜袈裟。
送薛據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選受此官): 此道如不移,雲霄坐應緻。
謝自然詩: 苟異於此道,皆為棄其身。
飲酒: 此道未必存。
雜體五首: 此道今豈存。
贈琮公: 此道本無得,寧復有忘筌。
贈主人: 此道與日月,同光無盡時。
遣病(自此通州後作): 此道人不明。
和答詩十首。和思歸樂: 雲得此道來,何慮復何營。
遣懷(自此後詩在渭村作): 自得此道來,身窮心甚泰。
贈杓直: 此道不可道,因君聊強言。
我身: 苟知此道者,身窮心不窮。
逢張十八員外籍: 相逢此道傍。
郡西亭偶詠: 可憐此道人皆見,但要修行功用深。
偶作二首: 此道行甚難。
三羞詩三首: 此道見於今,永思心若裂。
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平上聲: 此道可以了。
秋日旅捨臥病呈所知: 此道不聞知。
秋宿詩僧雲英房因贈: 此道淡誰知。
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 此道君獨行。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