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本体
天問: 哪是本體哪是演變?
七言: 妙要能生覺本體,勤心到處自如然。
憶王孫(集句): 悲哀如屈原《天問》般觸及宇宙時空本體,無法回答,故首句“登山臨水”,第三
卜算子(督戰淝水,再用前韻第三首示青草堂): 本體元來靜。
高陽臺(落梅): 謝落後復歸於清淨的本體 ,受人敬禮 ,可謂尊愛之至,而哀悼之意亦隱於其中。
西林入室歌: 所以然者本體空,誰言何似當初莫。
贈饒仲信靜鏡: 本體如是,偏主則非。
山居十三首: 本體工夫在此尋。
孟子·盡心知性: 藩蔽開除本體存。
孟子·養心寡欲: 本體清明理自存。
永邑楊君鑒子明譬齋讀書將從事於古人為己之學求齋名於予並欲得一語以示為學之方予謂學雖多端而其要莫先於明善所以子思孟子俱以此開道後學大學格物之訓帝同聘源故因楊君之請扁以明善且: 本體遭剝蝕,如鑒塵所昏。
方竹杖: 本體失天然。
見星行贈武春卿: 本體湛虛絶纖塵。
中秋月蝕邦人鳴鉦救月不約而齊中原舊俗猶有存者感而有作: 本體何曾有晦明。
次韻仲志荷珠: 虛明是本體,不受世鑽刻。
性齋二首為湖陸提舉作: 本體在涵養,工夫由剋治。
夏日雜詠: 本體自清涼。
無瑕: 本體溫如又瑩如,擬心雕琢費工夫。
偈頌三十首: 本體現前。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本體無生,諸塵幻成。
偈頌一百六十首: 當人本體自周圓。
誡酒肉慈慧法門: 悉是我本體
緣識: 粟麥本體隨他種。
壽南塘八月生朝: 須知本體原無缺。
次德先韻: 本體浩兮淵。
韓叔衝約客泛舟滄江分韻得落宇: 本體自呈豁。
贈煜上人石窗: 八窗本體自玲瓏,鑿石為明更不同。
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 驗本體於寬平。
謝人惠淺灘一字水圖: 本體湛然無損益。
梅花樹下醉歌: 我贊美這自我表現的全宇宙的本體
一朵青蓮: 可觀賞的是本體
第十八篇: 一切本體的外在,他和物質有別而相連,他含詠着一種特別的能力,這種能力除非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