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是学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可說是學道已初成。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 不是學沉潛。
閑說: 相逢總是學狂人。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不是學安排。
感事三首(此后并是学士时作)
荒齋: 不是學忘機。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 不是學燕王。
經故賀賓客鏡湖道士觀: 誰是學仙人。
白艾原客: 半是學禪人。
紅林檎近(雙調·鼕景): 大都是學清真的。
朝饑示子聿: 外物不移方是學,俗人猶愛未為詩。
千年調(庶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 不知是學莊隱世,還是自勉謙慎。
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五): 他還是學來了,最為膾炙人口的《青玉案》,表面看雖是一首豔詞,實則這位“凌
華陽堂二詠: 滿堂盡是學仙人。
次潘丈韻與劉學錄: 不是學安然。
勸學歌: 不通六籍不是學,未了三纔未是人。
三教: 枉費工夫是學仙,聖門妙處與僧傳。
傢西十裏外茅洋小山中土塚纍然初不封樹舒先生舒文靖公墓也: 灑埽能來是學徒。
題武夷: 我來寧是學仙人。
涵碧亭: 不是學高陽。
和伯氏: 為園非是學樊須,鋤罷歸來又讀書。
再和雁湖十首: 作詩真是學文餘,餘力猶將鮑謝俱。
九日羅江旅情呈文孺: 不是學無經濟術,道書教我壯心灰。
自知: 盡去皮毛方是學,若無情性定非詩。
山行歸晚: 不是學灰心。
頌古九十八首: 非是學人藏隱物,雖然識破未通真。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若是學道人,好好看方便。
武安侯: 寧是學盤盂。
科舉: 所用是人行是學,不知何日可升平。
送馬秋山寄友人: 念念服行方是學,莫將枝葉費工夫。
贈丁執中: 忍饑自是學道功,萬事由來同轉燭。
和清江韓伯善: 三極經綸須是學,一毫愧怍便非人。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