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懒性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 懶性從來水竹居。
晚秋閑居: 從來疏懶性,應衹有僧知。
書懷: 自小信成疏懶性,人間事事總無功。
新營別墅寄傢兄: 懶性如今成野人,行藏由興不由身。
秋日閑居二首: 自憐疏懶性,無事出門稀。
遊春十二首: 自知疏懶性,得事亦應稀。
仲連兄治南堂: 惟懶性所便。
寄題嚮伯元敦止堂: 平生懶性願退藏,退藏恐遂成荒唐。
念昔遊四首: 懶性學虛空。
抱膝庵: 自分疏懶性,初非俳優具。
至性靈迂僻學術空虛幸逢好古之君獲在藏書之府惟無功而祿重招髦彥之譏而多病所縈實喜優閑之任居常事簡得以狂吟因成惡詩十章以蓬閣多餘暇冠其篇而為之目亦樂天何處難忘酒之類也塵黷英鑒: 已成疏懶性,親友莫相嗤。
和晚菊三首: 疎遲懶性習閑成。
次韻永叔試諸葛高筆戲書: 懶性真嵇康,閑坐喜捫虱。
鬍伯圓尚書以鬆山虛席力招補其闕輒辭以小詩獲免: 懶性如今成野人,蒼顔白發不時新。
懒性
深居: 為是疏懶性
次韻李公朝著作見贈二首: 空存疏懶性,高臥笑羲皇。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懶性祗如茲。
閑居奉寄幾道: 懶性還從病後多。
村居述懷: 自知慵懶性,至死豈能悛。
: 不除閑懶性,前世必僧身。
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 老夫懶性不便書,毛穎為君浴清泚。
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墳莊還寺: 從來懶性長。
不睡: 習懶性已成,投閒計為長。
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絶句: 懶性作書非所便,憶君回首漫悠然。
自貽: 懶性惟看高士傳,歸心空展舊山圖。
同年楊謹仲教授以詩慶予得郡次韻二首: 懶性敢居千騎頭。
捲五: : 懶性從來水竹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