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庐峰
留別金陵諸公: 欲尋廬峰頂,先繞漢水行。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一作劉慎虛詩]: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彭蠡湖中望廬山: 見廬峰清淨,足以息心”,便毅然棲息東林。
酬樂天書後三韻: 今日廬峰霞繞寺,昔時鸞殿鳳回書。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禦澧州李十一捨人…竇七校書: 廬峰蓮刻削,湓浦帶縈紆。
妙喜寺達公禪齋寄李司直公孫、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韻: 宿昔廬峰期,流芳已再歇。
寄匡山大願和尚: 萬仞廬峰在杳冥。
寄江州白司馬: 廬峰見說勝香爐。
山雞舞石鏡: 廬峰開石鏡,人說舞山雞。
舒州酬別侍禦: 客路過廬峰
寄李十員外: 知在廬峰第幾重。
勸人廬山讀書: 莫辭雲水入廬峰
送友人江行之廬山肄業: 廬峰擬拾螢。
朝中措: 大江流處是廬峰
滿江紅(艤舟南良作): 賴廬峰、對我眼偏青,曾相識。
滿江紅(餞京仲遠赴湖北漕): 笑廬峰湓浦,舊遊陳跡。
前調(壽湛廬先生): 廬峰青裏壺天好。
水調歌頭(庚子送周日丙·仲赴江東幕): 卻訪廬峰湓浦,砥柱贊中流。
自詠: 故人廬峰北,一念長周旋。
次韻趙俞宣德石博山香臺: 江外廬峰傾瀑布,日邊鰲頂對蓬萊。
初見廬山: 忽見匡廬峰,氣勢一何大。
湖州李使君聞予遊廬山寄書云為我一謝清絶: 廬峰五千仞,曾上捫日月。
贈通慧大師淨務: 無錢買山廬峰下,行欲東來長水濱。
寄冷翠𠔌葛秋岩: 身入廬峰毛骨寒。
妙智寺: 纔入廬峰界,天風逐步隨。
早泊江城三首: 芒鞋起廬峰,掀泥挑筍蕨。
舟上晚望庾樓: 廬峰翠色老,逐日供遠盼。
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歸隱匡廬峰,寄雁或可頻。
雲岩: 樅陽之陽羌廬峰,千岩萬壑雲蒙蒙。
噴雪泉: 廬峰漱玉舊傳名,今見青原噴雪成。
直捨之西植竹兩業經歲甚茂: 巴峽廬峰聲淅瀝,渭川斜𠔌氣蕭森。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