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岘山
秋登蘭山寄張五: 隱居於襄陽峴山南約兩裏的白鶴山。
夜歸鹿門山歌: 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或“澗南園”。
与诸子登岘山
襄陽麯四首: 峴山臨漢江,水緑沙如雪。
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籬花下迷。
贈參寥子: 五雲在峴山,果得參寥子。
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 墮淚峴山頭。
岘山怀古
一室: 留井峴山前。
回棹: 涼憶峴山巔。
隨章留後新亭會送諸君: 已墮峴山淚,因題零雨詩。
春送從叔遊襄陽: 客夢峴山曉,漁歌江水清。
送皇甫曾遊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初春漢中漾舟: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臯麯。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九日懷襄陽: 峴山不可見,風景令人愁。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送賈升主簿之荊府: 開筵舊峴山
伤岘山云表观主
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 淚憶峴山墮,愁懷湘水深。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莫比峴山時。
新城甲仗樓: 殊勝峴山遊。
思歸樂: 久聞峴山亭。
襄陽道: 唯有峴山碑。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後江陵時作): 留讀峴山碑。
送馮捨人閣老往襄陽: 峴山花盡早歸來。
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終拋峴山業,相共此留連。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