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宪宗
左遷藍關示侄孫湘: 唐憲宗派宦官和和尚從鳳翔法門寺,將釋迦摩尼的指骨一節迎到長安宮廷供奉,三
琵琶行並序: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
長恨歌: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
杜陵叟: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鼕天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廣大地區和長安周圍,遭受嚴重
放言五首(其一): 這是憲宗元和十年(815)詩人被貶赴江州途中所作。
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 憲宗元和十年(815)春,詩人和宗簡都在朝廷供職,宗簡在長安升平坊購了一所新
宿紫閣山北村: 憲宗寵信宦官吐突承璀,讓他做左神策軍護軍中尉;
再遊玄都觀: 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
西塞山懷古: 便知道在唐憲宗時期曾經取得了幾次平定藩鎮割據戰爭的勝利,國傢又出現了比較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3、嗣皇:指唐憲宗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曾引起憲宗大怒, 乎喪了性命。
石鼓歌: 憲宗登基後采取鏟藩鎮、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現了中興之兆。
韓碑: 1、元和天子:指憲宗李純。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直到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五人才奉
河湟: 憲宗皇帝亦留神。
李花贈張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春,韓愈為江陵府法曹參軍,常與功曹參軍張署詩酒往還
寄卢仝(宪宗元和六年河南令时作)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南澗中題: 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秋天,柳宗元遊覽永州南郊的袁傢渴、石渠、石澗和西北
度破訥沙二首(其二): 唐憲宗元和初,回鶻曾以騎兵進犯,與鎮武節度使駐兵在此交戰。
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 憲宗、穆宗兩朝,皆為內供奉,賜居紅樓院。
贈李愬僕射二首(其一):   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彰義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割據淮西(今河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
得樂天書: 元稹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貶謫通州(州治在今四川達縣)。
酬樂天頻夢微之: 寫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
連昌宮詞: 接着詩筆轉而稱贊當今憲宗皇帝大力削平藩鎮叛亂,和平有望。
村居苦寒: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親逝世,離開官場,回傢居喪,退居
舟中讀元九詩: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書要求嚴緝兇手,因此
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 便因病傳位給憲宗
寄韓潮州愈: 憲宗迎佛骨,韓愈上表切諫,觸怒皇帝,貶為潮州刺史。
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 憲宗雖號稱“中興之主”,但實際上他在位期間,藩鎮叛亂此伏彼起,西北邊陲烽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