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宣和
釵頭鳳: 其父唐閎是宣和年間有政績政聲的鴻臚少卿唐翊之子 ,唐閎之昆仲亦皆以“門”
永遇樂: 宣和舊日,
西平樂: 即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詞人當時正六十五歲,也是他生命走到盡頭的一年。
終南別業: 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
题令宣和尚院
: 見《宣和書譜》)
六麽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早在宣和七年,金兵進犯,宋徽宗驚慌失措,急於逃避時,李綱曾刺臂血上書,力
蝶戀花: 詞作當寫於宣和三年(1121)秋天,時趙明誠為萊州守,李清照從青州赴萊州途中
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舞女不記宣和妝,廬兒(侍從)盡能女真語。
道室即事: 宣和遺老凋零盡,況說祥符景德間。
得韓無咎書寄使虜時宴東都驛中所作小闋: 舞女不記宣和妝,廬兒盡能女真語。
憶秦娥: 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又乙亥上元: 說著宣和似天寶。
寶鼎現春月: 父老猶記宣和事。
永遇樂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喜遷鶯(曉行): 詞人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2歲時考上進士,未得一官;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鹧鸪天(宣和己亥代人赠别)
虞美人(宣和辛丑)
丑奴儿(宣和辛丑)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趙彥端生於宣和三年(1121年),是趙王室後代。
浣溪沙(焦油): 買市宣和預賞時。
夏初臨: 染宣和、瑞露明霞。
臨江仙: 宣和宮樣太清真。
慶春澤: 回首宣和,宮鶯掖燕相迎。
聲聲慢(次韻黃子羽詠鳳花): 曾是宣和,春風送歸禁幄。
減字木蘭花(乙亥上元): 說著宣和似天寶。
寶鼎現(春月): 父老猶記宣和事。
永遇樂: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减字木兰花(宣和庚子登浯台作)
南柯子(春景): 宣和元年罷典樂,為大晟府樂令。
霓裳中序第一: 金刻宣和玉寶四字,有感因賦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