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身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如身有血脈。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使人如身入其境。
琴臺(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有琴臺): 相如身自著犢鼻褌(即圍裙,形如犢鼻),與庸保雜作,滌器於市中”(《史記·
漫成一絶: 讀之如身歷其境,由境會意。
題木居士二首(其一): 根如頭面幹如身
寄隱客: 其如身早衰。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就不會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的。
雪中寄令狐相公,兼呈夢得: 今日相如身在此,不知客右坐何人。
偶吟二首: 正如身後有何事,
詔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詠所懷: 其如身力衰。
詠懷: 匹如身後莫相關。
鹹陽城東樓(一作鹹陽城西樓晚眺,一作西門): 都如身在樓城之上,風雨之間,遂為不朽之名作。
寒食(一作寒食日即事): 恍如身歷其境。
上巳日貢院考雜文不遂赴九華觀祓禊之會以二絶句申贈: 同心齊體如身到,臨水煩君便祓除。
寓懷: 思量名利孰如身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 爭如身不到。
大風: 恍如身在若耶村。
漢宮春: 然如身在孤山,雪後園林、水邊籬落,使人神氣俱清。
鷓鴣天(蒸繭): 讀者猶如身臨其境,耳聞目睹。
清平樂(詠雨): 恍如身在藍橋。
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恍如身到瀟湘間。
聚景園看荷花: 頓如身不在凡塵。
送楊渭夫入淮: 萬事莫如身自愛,十詩亦與世多違。
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書: 恍如身泗沂。
上下驛磯: 如身護風寒,要地此幾希。
題張氏十詠圖: 恍如身在畫圖中。
客自邵武來言王野使君平寇: 片膽大如身
夜坐東林寺: 卻如身在冷泉時。
題陳子新所藏雲山小景漁磯二士: 恍如身在苕源東,攝衣步上雲山最高峰。
馮公嶺: 不如身倚市門者,飽食豐衣過一生。
皇極經世一元吟: 皆如身所歷。
首尾吟: 見慣不如身歷過,堯夫非是愛吟詩。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