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匡庐
西江月.秋收起義: 匡廬一帶不停留
江行無題一百首(選一): 匡廬不可登。
潯陽三題。廬山桂: 乃落匡廬山。
春遊二林寺: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江樓早秋: 匡廬一步地,官滿更何之。
重題: 匡廬便是逃名地,司馬仍為送老官。
贈韋八: 哀猿瘴霧宿匡廬
送後集往廬山東林寺,兼寄雲臯上人: 故山迢遞在匡廬
三謠。朱藤謠: 二年蹋遍匡廬間,
秋末懷舊山: 昔住匡廬北,無人知姓名。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夏日荊渚書懷: 匡廬回阻兵。
荊門送晝公歸彭澤舊居: 匡廬翠疊前。
忆在匡庐日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鬆徑接匡廬
歲暮江寺住: 坐憶匡廬隱,泉聲滴半空。
假山: 匡廬久別離,積翠杳天涯。
荊門勉懷寄道林寺諸友: 珍重匡廬沃洲主,拂衣拋卻好林泉。
荊門病中寄懷鄉人歐陽侍郎彬: 夢勞神役憶匡廬
寄懷鐘陵舊遊因寄知己: 得到匡廬死便休。
題舊拄杖: 親采匡廬瀑布西,層崖懸壁更安梯。
和李秀纔郊墅早春吟興十韻: 匡廬雲傍屋,彭蠡浪衝床。
韓持國從富並州闢: 匡廬與韶石,少小已嘗蹋。
送劉道原歸覲南康: 匡廬先生古君子,挂冠兩紀鬢未蒼。
約公擇飲是日大風: 先生生長匡廬山,山中讀書三十年。
次韻李公擇梅花: 君亦憶匡廬,歸掃藏書洞。
西塞山下回舟作: 匡廬舊業是誰主,吳越新居安此生。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 抒寫自己出匡廬以佐王師之情。
贈廬山錢卿: 匡廬築室牢。
題李處士山居: 寂寞匡廬惟白雲。
井欄砂宿遇夜客: 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詩有“匡廬便是逃名地”之句)。
題張喬升平裏居: 匡廬曾共隱,相見自相親。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