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年
點絳唇: 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左遷藍關示侄孫湘: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派宦官和和尚從鳳翔法門寺,將釋迦摩尼的指骨一節迎到
禦街行: 而捲首乃有延祐四年陳良弼序,刊刻拙惡,僅具字形,而其文則仍耀文之語。
念奴嬌·赤壁懷古: 時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歲,赤壁之戰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歲,
清平樂·會昌: 一九三四年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
長恨歌: 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
上陽白發人: 在深宮內院幽禁了四十四年,當時被采擇進宮的同命運的女子,如今都已春華秋草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據白居易弟行簡《三夢記》載:元和四年(809)三月二十一日,白氏兄弟與李杓直(
杭州春望: 此詩為長慶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作。
錢塘湖春行: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宿紫閣山北村: 大約寫於元和四年(809)。
賀新郎.讀史: 一九六四年
再遊玄都觀: 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
望洞庭: 《歷陽書事七十韻》序中稱:“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和州),浮
西塞山懷古: 長慶四年(824)劉禹錫由夔州刺史,調任和州刺史,沿江東下,途經西塞山,即景
望嶽(岱宗): 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
孤憤: 作於民國四年(1915)。
感遇十二首(其四): 大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執政後,詩人被貶為荊州刺史
長安遇馮著: 約在大歷四年(769)應徵赴幕到廣州。
石鼓歌: 後漢熹平四年,靈帝不滿於當時文字使用的混亂,特命蔡邕與堂溪典等正定六經文
燕歌行並序: 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
渡荊門送別: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
寄李儋元錫: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時節,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調任滁州刺史,離
籌筆驛: 走傳車: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鄧艾伐蜀,後主出降,全家東遷洛陽,出降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   這首詩是作者於宣宗大中四年(850)將離長安到湖州(即吳興,今浙江湖州
臨路歌: 哀公十四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獵獲,非常難受。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於開元四年(716)擴建,樓高三層,建築精美。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嚐膽,誓報此仇。
江村: 詩人經過四年的流亡生活,從同州經由綿州,來到了這不曾遭到戰亂騷擾的、暫時
南徵: 此詩是大歷四年(769)春,杜甫由嶽陽往長沙途中所作。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