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历五
長幹行: 每年陰歷五月,江水上漲,灧澦堆被水淹沒,船衹不易辨識,易觸礁緻禍,故下云
小寒食舟中作: 即大歷五年(770)春淹留潭州的時候,表現他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關懷唐王朝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唐代宗大歷五、六年間(770—771),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大歷五年卒於長安。
五日觀妓: 這首詩是寫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觀看樂伎表演的。
覽古十四首: 大漢歷五葉,斯文復崇推。
前調: 歷五湖,轉湘楚,下三江。
曉度黃葉嶺東𠔌懷寄金陵王居士閑叟: 何須歷五嶽,即蹈神人庭。
清陰館種楠: 時當慶歷五年春。
題董亨道八景圖: 歷歷五老聯香爐。
張工部輓詞: 旌麾歷五州。
五哀詩故尚書虞部員外郎知製誥貶萊州司馬渤海高公: 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豔冶。
輓李寺丞: 事歷五廷評。
籲嗟篇: 連翩歷五山。
詞選: 歷歷五點三更,馬前漸逼,滎陽城頭燈火。
娑羅館清言: 萬歷五年(1577)進士。
全唐詩話: : 大歷五年,人或以其文聞於留守薛公。
韻語陽秋(1-7): : 老杜卒於大歷五年,享年五十九,當生於先天元年。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 大歷五年卒於長安。
捲之二○: : 歷五季離亂,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捲七: : 南都王誼伯書江濱驛垣謂:子美詩歷五季兵火,多舛缺奇異,雖經其祖父公所理
捲十九: : 歷五季亂離,遊行四方,志不遂,入武當山,後隱居華山。
捲二十三: : 老杜卒於大歷五年,享年五十九,當生於先天元年。
捲二十七: : 謂子美詩歷五季兵火,多舛缺奇異,雖經其祖父所理,尚有疑闕者。
補輯: : 凡歷五辰。
捲第六: : 慶歷五年,仁宗臨軒賜進士第,審刑詳議官祝諫侍廷中,男唐中甲科,次男虞、
麈史: : 故丞相呂公為《杜詩年譜》雲:“大歷五年辛亥,是年還襄漢,卒於嶽陽。
捲三: : 本書捲首有萬歷五年(1577)朱紱《刻名傢詩法匯編題辭》,謂萬歷四年夏日,與
捲七: : 歷五季兵火,多舛缺奇異,雖經其祖父所理,尚有疑闕者。
捲十四: : 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詩》、《大歷五年正月追酬高適人日詩》,《甫志》與《
捲十六: : 自然生於大歷五年,至貞元十年仙去,是子微死四十三年自然始生。
第1節:序(1): : 歷五百年而至今未廢。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