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半秋
題池州弄水亭: 曠朗半秋曉,蕭瑟好風露。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嚮階前守月明。
西掖早秋直夜書意(自此後中書捨人時作): 夜半秋暗來,萬年枝裊裊。
感諷五首(前四):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中秋不見月: 一半秋光此夕分。
樂遊園望月: 明月半秋時。
樂遊園望月: 明月半秋時。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清洛半秋懸璧月,彩船當夕泛銀河。
江行留別: 吳楚半秋色,渡江逢葦花。
晚望(一作夕次華陰北亭): 杳靄半秋陰。
和蕭秋屋韻: 黃葉聲中一半秋
沁園春(和彥時兄): 甚首夏朅來今半秋
南鄉子(和韻,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猶及傢山一半秋
沁園春(自和): 半秋始花。
金縷麯(壽南塘八月生朝): 強半秋澄穆。
滿江紅: 還又近、半秋天氣,月將成魄。
遊楊梓岩: 天半秋風鳴萬鬆,芫花半落夕陽紅。
金山寺: 夜半秋潮去復還。
次安溪趙簿雲津閣韻: 長橋人語半秋空。
南溪暮春: 樹棄吹寒麥半秋
石湖中秋二十韻。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為此遊,今有隔世者,感今懷舊而作: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探木犀: 秋半秋香花信遲,攀枝擘葉看織微。
送吳安道學士知崇州: 閑處光陰發半秋
八月初一日: 忽忽半秋風。
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 半秋涼意轉春寒,似麯江頭紫陌看。
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 半秋雲物掃遙天,對月憑欄一憮然。
寄秋山和尚: 分我山中一半秋
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陝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絶句書於河上亭壁: 一半秋山帶夕陽。
陸使君祠二首: 焚香發半秋
途中回寄閭丘秀纔: 極目半秋色,此情聊慘悽。
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匿峰亭: 夜半秋月寒,人境俱峻極。
夜遊獨峰下: 半秋風露清徹骨,望望直欲隨風翔。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