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半百
立秋後題: 惆悵年半百
寄高三十五詹事: 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暮歸: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李程也): 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獨釣四首: 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
置酒行: 五十將半百
仲夏齋戒月: 我今過半百,氣衰神不全。
三月三日: 流世光陰半百年。
寄山僧(時年五十): 眼看過半百,早晚掃岩扉。
三月三十日作: 半百過九年,豔陽殘一日。
除夜寄微之: 明年半百又加三。
戊申歲暮詠懷三首: 半百年過六七時。
苦雨雜言寄魯望: 桃花米鬥半百錢,
鑷白: 新年過半百,猶嘆未休兵。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行年半百勞如此,南畝催耕未宜晚。
朝退: 年今將半百,不樂復如何。
初晴抱琴登馬退山對酒望遠醉後作: 太半百憂煎。
飯僧: 奔曦入半百,冉冉頽濛汜。
題龜山穆上人院: 修持百法過半百,日往月來心更堅。
醉落魄(生日自戲): 相看半百
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 稼軒寫此組和作時年近半百,處境相類,心情與大蘇亦有共鳴之處。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罔小酌): 此時已年屆半百,憂國之心甚切,但在詞中卻表現得深沉含蓄,衹是藉寫節序來寄
鬍笳麯·十八拍: 年過半百不稱意,此麯哀怨何時終。
又和劉仲簡九日韻: 塵埃半百,歲月如流。
喜遷鶯(曉行): 這時他已經年過半百了。
鵲橋仙(同捨郎載酒見過,醉後作): 嘆人世、光陰半百
千秋歲(壽黃倅): 而今半百纔逾九。
沁園春(和劉仲簡九日韻): 塵埃半百,歲月如流。
子山見和去年湖莊春晚詩仍次前韻: 筆硯論交半百年,中間搖落更臨邊。
題南康戲彩堂: 長年過半百,摹刻愧知音。
似法椿長老還住淨慈: 師今亦且半百強。
送前人之董氏館: 君今亦是半百人。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