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伏热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 炎炎伏熱時,草木無晶光。
同元錫題琅琊寺: 又茲三伏熱
天竺寺七葉堂避暑: 伏熱何時畢。
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 炎炎伏熱時,草木無晶光。
寄同上人: 雲藏三伏熱,水散百溪津。
水調歌頭(同徐師川泛太湖舟中作): 莫道三伏熱,便是五湖秋。
立秋後陰雨逾是新拜禮寺司直這除萬大卿廳一窗清邃: 伏熱翻成十日陰,鬱蒸還復以梅霖。
寄雪竇同長老: 雪藏三伏熱,水散百溪津。
贈思溪覺悟寺淨因師: 蓮社不知三伏熱,竹林獨占一庭秋。
南門晚眺: 不歷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秋懷: 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傢。
投梁參政: 遠衝三伏熱,前指九月水。
偈頌一百零二首: 誰顧三伏熱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其一環波亭: 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一藤床。
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誰雲三伏熱,止須一杯涼。
觀畫竹: 坐對不知三伏熱,起行如與七賢遊。
講稿公妓飲問政堂有誚予不來者藉韻呈司戶同志: 病骨那禁三伏熱,長眉空負十分妍。
齊安行: 最愁三伏熱如甑,北客十人八九病。
捲三十九: : 末雲:“最愁三伏熱如甑,北客十人九人玻百年坐死回中州,千金莫作齊安遊。
捲五: : 末雲:“最愁三伏熱如甑,北客十人九人①玻百年生死嚮中州,千金莫作齊安遊。
張元幹: : 百尺樓”及“莫道三伏熱,便是五湖秋”等句,與此詞句意相近,抑或是本詞所和
丁亥(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 : 白帝初除三伏熱
捲二十四: : 誰言三伏熱,止須一杯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