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往往
升庵詩話(1-7): : 世人往往極其纔之所至,而四言詩,雖文辭巨伯,輒不能工。
四溟詩話: : ”詩人往往沿襲淮南之語,而無新意。
韻語陽秋(15-20): : 厥後文人往往指《霓裳》為亡國之音,故杜牧詩云:“《霓裳》一麯千峰上,舞破中
滹南詩話: : 世人往往驕其所役,至跋扈難製,甚者反役其主。
梁甫吟: : 可見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
襄陽歌: : 見到碑的人往往流淚,名為“墮淚碑”。
捲下: : 不愛傢族保人於天子之前可謂忠矣諸人往往不負所保獨希烈不然徳宗不責保人亦惑矣
蔡寬夫詩話: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猶有存者也。
捲下: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猶有存者也。
毛詩序: : 但漢人往往從教化的角度對詩句作牽強乃至歪麯的解釋。
捲七: : 人往往取其全者藏去,至今猶有存者也。
談竜錄: : 今人往往驕其所役,至跋扈難製,甚者及役其主。
閩川閨秀詩話: : 隨園老人往往孟浪如此。
柳永: : 詩人往往以“長安”藉指為首都所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藉指為
阮逸女: : 所以歷來的詞人往往以黃昏為背景,來描寫少婦的哀怨。
晁補之: : 而一般讀書人往往潦倒一生。
張孝祥: : “舟中之人往往綴屍於板而死”(《續資治通鑒》捲一三五)。
辛棄疾: : 詞人往往將極其深重的感受,不易名狀、難以言傳的愁緒,籠統謂之閑愁。
虞世南: : 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
孟浩然: : 唐代罪人往往流放於此。
李賀: : 古人往往以為“神仙境界”就是這樣,所以詩人以為,人們到了月宮,回過頭來看人
45.劉長卿:五言律詩三首: : 但溫柔敦厚的人往往有一個缺點:愚。
81.溫庭筠:菩薩蠻: : 詩人往往用以象徵生活在一處的夫婦或情侶。
第58節:秋去春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2): : 嫁人往往是一生的歸宿,而對於那些註定要走進宮闈的女人來說,嫁人(嫁給皇帝)
第16節: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3): : 人往往衹能“虛負凌雲萬丈纔,一生襟抱未曾開”。
第48節:流言蜚語,無法拔除的巨毒(2): : 女人往往越是美貌引人註目越是受傷慘重。
第9節:虞美人: : 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凜冽忘卻。
第42節:菩薩蠻 寄梁汾苕中: : 不投緣的人往往像貼錯門神一樣互相看不順眼。
第75節:秋水: : 而粗心的感覺不到人往往會忽略。
第89節:從此無心愛良夜(2): : 衹是做人往往都輸在太天真,以為說出的話,寫下的約就成了不可動搖、堅如金石的
捲十一: : 【僕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上僧捨不復往日繁麗獨淨慈
捲三十一 書: : 而世人往往攘臂於其間,曰:“生之名孰與穎達著邪!而纔孰與元凱賢邪?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