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与民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以國傢與民族的奇恥大辱激勵章森,希望他能不辱使命,做個堂堂正正的漢使。
旱麓: ”他們從君與民兩方面申說,講得都很透闢。
靈臺: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答暢校書當: 出入與民伍,作事靡不同。
達理二首: 本不與民伍。
曹侯善政頌: 與民歌之。
次韻寄李六弟濟南郡城橋亭之詩: 與民同觀遊,永夜不闔扉。
次韻文少激祈雨有感: 窮儒憂樂與民同,何況朱輪職勸農。
寄題安福李令適軒: 定知與民樂,吏瘦吾民肥。
緻政王殿丞逍遙亭: 與民成功,有物有對。
更漏子(和孫公素泛舟觀競渡): 太守與民同樂。
臨江仙(都城元夕): 以示“與民同樂”。
鷓鴣天: 與民稱壽拜公前。
明堂慶成詩: 與民同樂霈恩均。
水調歌頭(丁醜歲,吳門為外舅蔣宣卿壽): 行樂與民俱。
洞仙歌(重九藥市): 樂與民同,況值高秋好天氣。
一翦梅(元宵): 樂與民偕五馬賢。
鷓鴣天(丙寅元夕): 元宵真賞與民同。
南鄉子(上元馬上口占呈應提刑懋之): 隨事與民求。
快活年近拍: 與民樂盛際。
聲聲慢(應製賦芙蓉、木樨): 又何妨、與民同樂。
沁園春(無為燈夕上陸史君): 樂與民俱。
江滸按舟師: 欲標不但與民樂,約束部麯藏軍容。
宮詞三十三首: 聖意與民敦儉素,盡除金翠復淳風。
送外舅杜侍御使陝西自徐州移作: 堯舜與民寧並耕。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措國豈與民俱窮。
趙主簿護貢篚至吳下有詩見示用詩為謝: 我願與民歌擊壤,求田當賣橐中裝。
和傅侍郎至臨漳感舊十詠: 自是與民同樂地,何妨一整復前歡。
和段仲衡譙樓新軍額二首: 着意與民親。
孟子·今樂古樂: 又與民同無古今。
西興道間: 此心衹欲與民安,不要人知道有官。
次韻答路監嶽: 與民父天免銜恤,更因歡喜忘肺疾。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