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元
點絳唇: ”晃衝之《傳言玉女·上元》中的“嬌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說”,都有類似之處。
古風: 北宮邀上元
青玉案·元夕: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
解语花·上元
花心動: 上元前後即開花,妝點着濃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
西河: 一統志·江蘇江寧府》:“韓擒虎壘在上元縣西四裏”。
正月十五夜: 崔液《上元夜》詩有句云:“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於上元元年(760)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遊廬山時作了這首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自從上元二年(761)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
上元夫人
望鸚鵡洲懷禰衡: 乾元二年(759)鼕或上元元年(760)春,李白在江夏寫了長詩《經亂離後天恩流夜
夜下徵虜亭: 李白於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遊廣陵(揚州),即興寫下此詩。
戲題畫山水圖歌(一本題下有王宰二字。宰,蜀人): 應邀約於上元元年(760)作這首題畫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
寄題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
江村: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
野老: 此詩寫於上元元年(760),這時杜甫剛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來。
恨別: 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即肅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軍氣焰囂張、大唐帝國萬方多難之際,裴
江亭: 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761),那時杜甫居於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有時
後遊: 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遊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深秋,其時杜甫在成都。
戲為六絶句:   《六絶句》作於上元二年(761),前三首評論作傢,後三首揭示論詩宗旨。
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扈蹕上元初。
滕王閣: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人日寄杜二拾遺: 上元元年(760),高適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慶)刺史,杜甫從成都趕去看望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送杜顗赴潤州幕: 若去上元懷古去,謝安墳下與沉吟。
登餘幹古縣城:   劉長卿在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從嶺南潘州南巴貶所北歸時途經餘幹所作。
別嚴士元(一作李嘉祐詩): 上元元年又規定,八品官員服深青,九品官員服淺青。
梁廣畫花歌: 上元夫人最小女,頭面端正能言語。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