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
资料来源: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例子: 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死不投降。(徐海东《奠基礼》)
谜语: 角斗
故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即隅),莫之敢撄。
释义“负”,依靠;“隅”,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
故事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zhen)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他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博斗。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现了一只猛虎,常常伤害行人。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迫至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介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它瞪圆了眼睛吼叫,没有人敢上前去捕捉。就在这时,冯妇坐车路过这儿。猎手们见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请他帮助打虎。冯妇下了车,挽起袖子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拼博,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 近义词: 昂首阔步, 固执己见, 背城借一, 济河焚州, 背城一战, 垂死挣扎, 铤而走险, 困兽犹斗, 一往无前, 负险固守, 狗急跳墙, 孤注一掷, 勇往直前, 决一雌雄, 决一胜负, 灭此朝食, 累教不改, 死不悔改, 义无反顾, 穷鼠啮狸, 禽困覆车, 挺而走险, 顽抗到底, 顽梗不化, 执而不化, 一决雌雄, 群雄角逐, 一不做,二不休, 奋勇向前, 义形于色, 昂头阔步, 铤鹿走险, 独力承担, 全, 全部, 完全, 彻底, 各方面, 断然, 直截了当, 到底, 到尽头, 欢蹦乱跳, 马的, 各处, 十足, 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 反义词组: 不亦乐乎, 内视反听, 决一死战, 回心转意, 带罪立功, 心回意转, 戴罪立功, 扪心自问, 改恶从善, 改恶向善, 改过迁善, 放下屠刀, 浴血奋战, 清夜扪心, 澈夜扪心, 短兵相接, 立地成佛, 背水一战, 背水战, 自行灭亡, 迎头痛击, 重新做人, 闭门思过, 闭阁思过, 革面洗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