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
    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资料来源: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例子: 见柴曰:“汝~,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