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
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
解釋: 粟:𠔌子,即小米。大海裏的一粒𠔌子。比喻非常渺小。
資料來源: 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例子: 我本人衹是~,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産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錢學森《在授奬儀式上的講話》)
謁後語: 麥粒掉進太平洋裏
謎語: 洋秈
- 近義片語: 大同小異, 數一數二, 鳳毛麟角, 一針一綫, 九牛一毛, 太倉一粟, 又紅又專, 一絲一毫, 九牛一毫, 渺不足道, 德隆望尊, 如同一口, 千人一面, 太倉稊米, 一星半點, 一草一木
徒勞無益, 杯水車薪, 無濟於事, 作繭自縛, 作法自斃, 自取滅亡, 飛蛾撲火, 勞而無功, 焦熬投石, 卵與石鬥, 玩火自焚, 自食惡果, 自掘墳墓, 自取其咎, 引火燒身, 作法自弊 - 反義詞組: 不可枚舉, 不可勝舉, 不得不發, 卓有成效, 吹糠見米, 空𠔌傳聲, 立竿見影, 立見成效, 行之有效, 難更僕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