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送秋波
    拼音: àn sòng qiū bō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獻媚取寵,暗中勾搭

    解釋: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資料來源: 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明·馮夢竜《挂枝兒·私窺》:“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

    例子: 對張(作霖)則~,對曹(錕)尤密切勾結。(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二四回)

    謎語: 八月夜裏濤聲急

  • 近義詞:  和藹可親, 寸步不離, 喜氣洋洋, 和顔悅色, 含情脈脈, 脈脈含情, 眉開眼笑, 如影隨形, 喜眉笑眼, 喜笑顔開, 喜形於色, 一團和氣, 溫柔敦厚, 笑容可掬, 溫良恭儉, 溫情脈脈, 柔情脈脈, 喜見於色
  • 反義詞組:  萬箭攢心, 不苟言笑, 丹青妙手, 五內俱焚, 五內如焚, 五內如裂, 令人發指, 令人痛心, 冷若冰霜, 兇相畢露, 出言不遜, 鑿壁偷光, 剝膚之痛, 勃然變色, 發憤忘食, 口輕舌薄, 同感身受, 呲牙咧嘴, 咬牙切齒, 哀哀欲絶, 哀天叫地, 哀痛欲絶, 囊蟲映雪, 聲淚俱下, 妙手回春, 尋死覓活, 廬山真面, 廬山真面目, 廬山面目, 開誠布公, 心如刀割, 心如刀絞, 怒氣衝衝, 悲慟欲絶, 悲痛欲絶,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愁眉鎖眼, 手到病除, 暴躁如雷, 本來面目, 橫眉竪眼, 正言厲色, 正言厲顔, 死去活來, 死皮賴臉, 死而復生, 痛不欲生, 痛定思痛, 着手成春, 着手生春, 穿壁引光, 肝腸寸斷, 藥到病除, 起死回生, 足履實地, 金剛努目, 金剛怒目, 青面獠牙, 黯然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