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条斯理
拼音: màn tiáo sī lǐ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做事緩慢
解釋: 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
資料來源: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例子: “辦事要思量是對的”,老山東~的說,“不過有的是明擺着的事,也不要掂量。”(馮德英《苦菜花》第八章)
- 近義詞: 不露神色, 不慌不忙, 從容不迫, 心如枯井
- 反義詞組: 丟魂失魄, 喪魂失魄, 變臉變色, 變顔變色, 大驚失色, 怛然失色, 瞠目而視, 羞愧滿面, 臉紅耳赤, 面紅耳赤, 魂不附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