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离子散
    拼音: qī lí zǐ sàn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一傢子被迫分離四散。

    資料來源: 先秦·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例子: 無辜人民之死傷成千纍萬,~啼饑號寒者到處皆是。(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答案》)

  • 近義詞:  背井離鄉, 流離失所, 流離轉徒, 蕩析離居, 骨肉離散, 骨肉分離, 傢敗人亡, 瞞天昧地, 賣兒鬻女, 瞞天瞞地, 瞞上瞞下, 賣男鬻女, 淪落風塵, 流落他鄉, 流離顛沛, 流離顛頓, 無傢可歸, 流落天涯, 流落失所, 四海為傢, 志在四方, 各個擊破, 日前月腹, 遠涉重洋, 漂洋過海, 流離顛痜, 流落街頭
  • 反義詞組:  十面埋伏, 危機四伏, 四郊多壘, 四面楚歌, 河清海晏, 海宴河澄, 海晏河清, 腹背受敵, 表裏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