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
拼音: rú huǒ rú t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资料来源: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例子: 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巴金《家》六)
故事: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 近义词: 以德报怨, 以礼相待, 礼尚往来, 轰轰烈烈, 互通有无, 投桃报李, 有无相通, 感激涕零, 感恩图报, 感激不尽, 感恩戴德, 敬若神明, 始终如一, 有来有往, 荒山野岭, 一往情深, 疏于音问, 以直报怨, 感恩怀德, 报怨
- 反义词组: 上树拔梯, 不中抬举, 不受抬举, 不知好歹, 不识好歹, 不识抬举, 两小无猜, 亚肩迭背, 兔死狗烹, 卸磨杀驴, 卿卿我我, 压肩叠背, 得鱼忘筌, 得鱼忘荃, 总角之交, 指腹为婚, 挨肩叠背, 挨肩并足, 挨肩擦背, 挨肩擦膀, 挨肩迭背, 有进无退, 济河焚舟, 竹马之交, 竹马之友, 翻脸无情, 耳鬓相磨, 获兔烹狗, 过桥抽板, 过河拆桥, 青梅竹马, 鸟尽弓藏, 鸠车竹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