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
拼音: yī yì gū xíng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資料來源: 《史記·酷吏列傳》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絶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例子: 皇上和楊文弱、高起潛雖有意與虜議和,但迫於臣民清議,尚不敢公然~,與虜訂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捲第三章
故事: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
西漢時期,有個叫趙禹的人,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司,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漢武帝大為賞識,便讓趙禹擔任御史,後又升至太中大夫,讓他同太中大夫張湯一同負責製定國傢法律。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他們根據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迴旋的餘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一起作客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幾次以後,不少人說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過了一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决定製定“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製在職官吏,不讓他們鬍作非為。
消息一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去勸說一下趙禹,不要把律法訂得大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傢,誰知趙禹見了公卿,衹是天南海北地閑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纔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麽看法嗎?他說:“我這樣斷絶好友或賓客的請托,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决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幹擾。
- 近義詞: 疑神疑鬼, 比手劃腳, 指手劃腳, 搖頭擺尾, 眉飛色舞, 出乖露醜, 醜態百出, 出乖弄醜, 擠眉弄眼, 眉來眼去, 慷慨激昂, 擠眉溜眼, 品頭評足, 評頭品足, 評頭論足, 齜牙咧嘴, 指手畫腳, 疑團滿腹, 揚眉吐氣, 仰首伸眉, 搖頭晃腦, 沾沾自滿, 齜牙裂嘴, 疑鬼疑神
- 反義詞組: 信以為真, 俯首帖耳, 興致索然, 吐哺捉發, 堅信無疑, 垂頭喪氣, 大殺風景, 大煞風景, 心灰意冷, 忍聲吞氣, 毫不懷疑, 深信不疑, 灰心喪氣, 百依百順, 禮賢下士, 精神不振, 背山起樓, 萎靡不振, 言從計聽, 言聽計用, 言聽計行, 風姿綽約, 風度嫻雅, 風韻猶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