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锣喝道
    拼音: míng luó hè dào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封建時代官吏出門時,前面開路的人敲鑼喝令行人讓路。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製造聲勢,開闢道路。

    資料來源: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落後便是那河臺鳴鑼喝道前呼後擁的過去。”

  • 近義詞:  鳴鑼開道, 搖旗吶喊, 擂鼓助威, 助長聲勢, 吶喊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