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无忧
高枕无忧
拼音: gāo zhěn wú yōu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用於勸告、指責等場合
解釋: 墊高枕頭睡覺,無憂無慮。比喻思想麻痹,喪失警惕。
資料來源: 《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高季興》:“且遊獵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
例子: 孔明已死,我等皆~矣。(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
故事: 春秋的時候,齊國有一位叫做孟嘗君的人,他在傢裏養了三千個客人,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種等級!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衹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衹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嘗君的朋友介紹一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到孟嘗君傢,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麽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麽專長耶!」孟嘗君聽了之後,就不怎麽理會馮諼,傢裏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諼,通通把馮諼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諼心裏很不高興,天天發牢騷:「既然大傢都瞧不起我,我幹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後,就把馮諼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諼的媽媽吃的和用的東西,馮諼心想:「孟嘗君對我這麽好,我一定要找機會報答他!」
有一次,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討債,馮諼就假裝是孟嘗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嘗君錢的人不用還錢,替孟嘗君買了個「義」的好名聲!後來孟嘗君被齊王國君解除了相國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時候,薛地的人民都熱烈地歡迎孟嘗君呢!
過了不久,馮諼又對孟嘗君說:「一隻兔子要有三個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獵人獵殺的危險。您現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衹有一個洞,是很危險的!萬一齊國的國君對您不滿意要殺您,您連其他躲的地方都沒有呢!所以,您現在還不能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孟嘗君一聽:「那我該怎麽辦呢?」馮諼:「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我會讓您象狡兔一樣,有三個安全的洞藏身!」於是,馮諼就跑去找梁國的國君梁惠王,告訴梁惠王孟嘗君非常能幹,梁惠王聽了之後立刻派人帶着一千斤黃金、一百輛馬車去請孟嘗君到梁國做相國。
這個消息傳到了齊國,齊國的國君馬上慌張起來,趕快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齊國做相國。同時,馮諼又叫孟嘗君在薛地建立宗廟,用來保證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廟建好以後,馮諼就對孟嘗君說:「現在三個洞都已經挖好了,從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了!」
後來,人們就用“高枕無憂”來形容做任何事情準備周全,感覺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 近義詞: 好逸惡勞, 遊手好閑, 無所事事, 好吃懶做, 清心寡欲, 清心少欲, 清靜寡欲, 不忮不求, 今朝有酒今朝醉, 無牽無挂, 無思無慮,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政通人和, 政修人和, 今日有酒今日醉, 旋弄兩手的大拇指
- 反義詞組: 不捨晝夜, 何去何從, 夙興夜寐, 夙夜匪懈, 夙夜匪解, 多多益善, 夜不成眠, 夜以繼日, 廢寢忘食, 引而不發, 戴月披星, 披星帶月, 披星戴月, 擇喜而從, 整天整夜, 日夜兼程, 枕戈以待, 枕戈坐甲, 枕戈寢甲, 枕戈待旦, 翻來復去, 翻來覆去, 貪多務得, 起早摸黑, 起早貪黑, 輾轉不寐, 輾轉反側,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