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
    拼音: mǎ shǒu shì zhān

    用法: 動賓式;作狀語、謂語;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解釋: 看着我馬頭的方向,决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資料來源: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

    例子: 他近一年半以來雖常依大帥之“~”,然而他不是大帥部將,也不會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捲第二十七章)

    故事: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 釋義:“瞻”是看的意思。這則成語的本意是,作戰是士兵看着主將的馬頭决定行動的方向。現在用來比喻服從指揮或者樂於追隨。 故事:戰國時,晉淖公聯合了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 苟偃原以為十二國聯軍攻秦。秦軍一定會驚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經得知聯軍心不齊,士氣不振,所以毫不膽怯,並不想求和。苟偃沒有辦法,衹得準備打仗,他嚮全軍將領發佈命令說:“明天早晨。雞一叫就開始駕馬套車出發。各軍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爐竈。作戰的時候,全軍將土都要看我的馬頭來定行動的方向。我奔嚮那裏,大傢就跟着奔嚮那裏。” 想不到苟偃的下軍將領認為,苟偃這佯指令,大專橫了,反感他說:“晉國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為什麽要聽他的?好,他馬頭嚮西,我偏要嚮東。” 將領的副手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於是也率領自己的隊伍朝東而去:這樣一來,全軍頓時混亂起來。 苟偃失去了下軍,仰天嘆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執行,就不會有取勝的希望,一交戰肯定讓秦軍得到好處。”他衹好下令將全軍撤回去。

  • 近義詞:  唯命是從, 俯首聽命, 低眉折腰, 俯首貼耳, 脅肩低眉, 奉命惟謹, 麯意逢迎, 妄自菲薄, 小手小腳, 小傢子氣, 脅肩諂笑, 脅肩低首, 搖尾乞憐, 唯命是聽, 搖尾乞食, 乞哀告憐, 脅諂
  • 反義詞組:  arrogant 興高采烈, conceited, 不人道, 不可一世, 不省人事, 不知甘苦, 不近人情, 他尤其渴望再見到傢, 便宜從事, 便宜施行, 便宜行事, 假死, 剛正, 剛正不阿, 唯我獨尊, 夜郎自大, 失去知覺, 誇大狂, 妄自尊大, 婉言謝絶, 守正不撓, 得意忘形, 拒人於千裏之外, 拒人千裏, 無人性, 無知覺, 昏厥, 昏迷, 昏迷不醒, 暈倒, 正直, 殘酷, 毫不留情, 目空一世, 目空一切, 看景生情, 真誠, 網遊之唯我獨尊, 自命不凡, 自尊, 自視甚高, 自負, 自重, 自高自大, 誠實, 誠摯, 趾高氣揚. Cf 參看 below, under, underneath., 距人千裏, 野性, 野蠻, 鐵面無私, 非常傲慢, 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