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肌瘦
拼音: miàn huáng jī shòu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人的臉色不好
解釋: 臉色發黃,身體瘦削。形容人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資料來源: 元·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
例子: 尋到廚房後面一間小屋,見幾個老和尚坐地,一個個~。(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回)
- 近義詞: 骨瘦如柴, 瘦小枯幹, 骨瘦如豺, 鳩形鵠面, 形容枯槁, 面有菜色, 臉黃肌瘦, 弱不禁風, 質似薄柳, 肌瘦如柴, 鳩鵠
- 反義詞組: 大腹便便, 心寬體胖, 心廣體胖, 憨態可居, 熊腰虎背, 肥頭大耳, 腦滿腸肥, 虎背熊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