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
    拼音: guò hé chāi qiáo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解釋: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資料來源: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例子: 祥子受了那麽多的纍,~,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老捨《駱駝祥子》十四)

    謁後語: 張飛撤退長坂坡

    故事: 出處《元史·徹裏帖木耳傳》 治書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 釋義比喻達到某種目的後,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故事元朝的大臣徹裏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决斷。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況。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種制度。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顔表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有位御史堅决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裏帖木耳的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備頒發下去。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顔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會怨恨的。”伯顔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法的人還要多。”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嗎?”伯顔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衹有你參政一個人可以任用!”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顔當然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於是兩人爭論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滿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門聽讀皇帝下達的廢除科舉製席的詔書,許有王還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聽讀。看來,皇帝特意要讓這個反對者將詔書聽得明白些。許有王心裏非常不願意,但又懼怕得罪皇帝遭到禍害,衹好勉強跪在百官前列聽讀詔書。聽讀完詔書後,百官紛紛回府,許有王滿臉不高興地低頭走路。有個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邊上,湊着他的耳朵冷嘲熱諷他說:“參政,你這下成為過河拆橋的人啦。這話的意思是,你許參政是靠科舉當官的,現在宣讀皇上關於廢除科舉制度詔書,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廢除科舉制度的領頭人,就像一個人過了橋後就把橋拆掉一樣。許有王聽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離開。之後他藉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 近義詞:  得魚忘筌, 卸磨殺驢, 獲兔烹狗,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過橋抽板, 濟河焚舟, 有進無退, 上樹拔梯, 翻臉無情, 得魚忘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