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合神离
拼音: mào hé shén lí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解釋: 貌:外表;神:內心。表面上關係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資料來源: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得新忘舊》:“自有此寵復,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對,亦衹貌合神離耳。”
例子: 但一從我做了他的黨代表之後,便由“志同道合”一變而為“~”。(郭沫若《涂家埠》)
謎語: 遺像
- 近義詞: 反咬一口, 恩斷義絶, 鏡破釵分, 花殘月缺, 反目成仇, 反眼不識, 反面無情, 反臉無情, 骨肉相殘, 各謀其是, 辜恩負義, 同床異夢, 離經背道, 視同陌路, 各行其事
- 反義詞組: 舉案齊眉, 互敬互愛, 雙宿雙飛, 吳越同舟, 如膠似漆, 如魚得水, 比翼雙飛, 比翼齊飛, 琴毖和諧, 疾病相扶, 相親相愛, 相敬如賓, 花好月圓, 貴在知心, 鸞鳳和鳴, 鵲笑鳩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