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途老马
    拼音: shí tú lǎo mǎ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解釋: 認識路的老馬。比喻對某種事物熟悉有經驗的人。

    資料來源: 先秦·韓非《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鼕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例子: 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發憂,還有你老子是'~',慢慢地來指撥你罷!”

  • 近義詞:  一揮而就, 正襟危坐, 輕而易舉, 道貌岸然, 一本正經, 正顔厲色, 吉祥如意, 萬事亨通, 老馬識途, 輕車熟路, 信手拈來, 老實巴交, 萬事大吉, 萬事如意, 道貎儼然
  • 反義詞組:  不僧不俗, 與狐謀皮, 與虎謀皮, 九牛二虎之力, 削鐵如泥, 千載一時, 千載難逢, 千難萬險, 半間不界, 半間半界, 吹發可斷, 嘻嘻哈哈, 大海撈針, 如坐春風, 如沐春風, 寸步難行, 山高水險, 新發於硎, 新硎, 無私無畏, 曾經滄桑, 曾經滄海, 來之不易, 枉費心機, 油嘴滑舌, 油頭滑腦, 油腔滑調, 海中撈月, 海底撈月, 百年不遇, 稀世之珍, 空𠔌足音, 笑逐顔開, 艱難麯折, 荊棘載途, 虛頭滑腦, 談古說今, 鐵樹開花, 難於登天, 難如登天, 非僧非俗, 非驢非馬, 飽經世故, 飽經憂患, 飽經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