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
    拼音: lǎo shēng cháng tán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

    解釋: 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資料來源: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例子: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謎語: 新同學不發言

    故事: 出處《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此者生常譚(談)。 釋義老書生常講的話,沒有新的意思。比喻聽慣聽厭的話。 故事三國時候,有個名叫管輅的人,從小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光其喜愛天文。十五歲時,已熟讀《周易》,通曉占卜術,漸漸有了小名氣。日子一久,傳到吏部尚書何晏、侍中尚書鄧颶耳裏。這天,正好是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這兩個大官吃飽喝足後,鬧着無聊,便派人把管輅召來替他們占卜。管輅早就聽說這兩人是曹操侄孫曹爽的心腹,倚仗權勢,鬍作非為,名聲很不好。他考慮了一會幾,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教訓他們一頓,滅滅他們的威風。何雖一見管輅,就大聲嚷道:”聽說你的占卜很靈驗,快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機會升官發財。另外,這幾天晚上我還夢見蒼蠅總是叮在鼻子上,這是什麽預兆?”管輅想了一想,說:“從前周公忠厚正直,輔助周成王建國立業,國泰民安;現在你的職位比周公還高,可感恩你的人很少,懼伯你的人卻很多,這恐怕不是好預兆。你的夢按照卜術來測,也是個兇相阿!”管輅接着又說:“要想逢兇化吉,消災避難,衹有多效仿周公等大聖賢們,發善心,行善事。”鄧颶一旁聽了,很不以為然,連連搖頭說:“這都是些老生常談,沒什麽意思。”何宴臉上鐵青,一語不發。管輅見了,哈哈一笑:“雖說是老生常談的話,卻不能加以輕視啊!”不久,新年到了,傳來消息說何宴、鄧輅與曹爽一起因謀反而遭誅殺。管輅知道後,連聲說:“老生常談的話,他們卻置之不理,所以難怪有如此下場啊!”

  • 近義詞:  不入時宜, 不合時宜, 不合時尚, 陳詞濫調, 舊調重談, 倒行逆施, 老調重彈, 舊話重提, 舊事重提, 夏爐鼕扇, 平常話, 陳腐的詞語或主意, 開倒車, 平淡的或無見地的
  • 反義詞組:  喏喏連聲, 因時製宜, 點頭哈腰, 諾諾連聲, 連連稱是, 聞所不聞, 聞所未聞, 隨時製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