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视无覩
    解釋: 經常看到卻像不曾看見一樣。形容對眼前的事物不關心或漫不經心。語本 晉 劉伶 《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 梁啓超 《滅國新法論》:“此事今初起點,論國事者皆熟視無覩焉。”亦作“ 熟視無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黃·悼聞一多》:“然而有權責的人卻充耳不聞,熟視無睹,不僅不依從人民的意願,反而倒行逆施,變本加厲。”

  • 近義詞:  漠然置之, 不瞭瞭之, 置若罔聞, 置之度外, 熟視無睹, 視而不見, 不理會某事物
  • 反義詞組:  偏聽偏信, 兒女情長, 颳目相待, 颳目相看, 割肚牽腸, 厚此薄彼, 另眼相待, 另眼相看, 心心念念, 敝帚自珍, 春樹暮雲, 朝思暮想, 牽腸挂肚, 耿耿於心, 耿耿於懷, 舐犢之愛, 舐犢情深, 鏤心刻骨, 鏤骨銘心, 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