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
    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用法: 連動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解釋: 斷:截斷;章:音樂一麯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資料來源: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例子: 宋人攻擊王介甫,說他將明妃寫成一個不忠君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故入人罪。(朱自清《清華的一日》)

    謎語: 摘錄

  • 近義詞:  添油加醋
  • 反義詞組:  依樣畫葫蘆, 依模畫樣, 刖趾適履, 削足適履, 截趾適履, 殺頭便冠, 死搬教條, 照本宣科, 照貓畫虎, 照葫蘆畫瓢, 生搬硬套, 鄭人買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