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退堂鼓
拼音: dǎ tuì táng gǔ
用法: 動賓式;作賓語;比喻遇到睏難就中途退縮
解釋: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時打鼓。現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縮。
資料來源: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例子: 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恆心,不可以一遇到睏難時,就~。
謁後語: 敲鑼的倒走
謎語: 審案完畢
- 近義詞: 平安無事, 不動聲色, 抱頭鼠竄, 班師回朝, 丟盔卸甲, 丟盔棄甲, 風柔日暖, 平易近人, 棄甲曳兵, 鳴金收軍, 鳴金收兵, 輕舉妄動, 草率行事, 每戰必殆, 偃旗息鼓, 握手言和, 偃旗僕鼓, 取消自己的諾言
- 反義詞組: 三平二滿, 作威作福, 剋敵製勝, 六出奇計, 興妖作怪, 興風作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助長聲勢, 吶喊助威, 呼風喚雨, 四亭八當, 四停八當, 天搖地動, 奮勇爭先, 奮勇當先, 尺水丈波, 山搖地動, 山雨欲來風滿樓, 引風吹火, 張牙舞爪, 惹是生非, 按捺不下, 按捺不住, 按納不住, 搖旗吶喊, 擂鼓助威, 橫掃千軍, 步步為營, 波濤洶涌, 深入虎穴, 滿城風雨, 滴水穿石, 煙波浩渺, 煙霧彌漫, 甚囂塵上, 白浪連天, 直搗黃竜, 穩紮穩打, 耀武揚威, 節節勝利, 轟動一時, 迎風招展, 迎風飄揚, 鐵杵磨針, 隨風飄揚, 風捲殘雲, 風急浪高, 飛揚跋扈, 首當其衝, 鳴鑼喝道, 鳴鑼開道, 黑雲壓城城欲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