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愤不平
    拼音: fèn fèn bù píng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定語;指心中不服

    解釋: 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資料來源: 晉·王隱《晉書·桓秘傳》:“秘亦免官,居於宛陵,每憤憤有不平之色。”

    例子: 王子成父諸人,俱~,請於桓公,欲劫魯侯,以報曹沫之辱。★明·馮夢竜《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

  • 近義詞:  避世絶俗, 避世離俗, 大發雷霆, 怒不可遏, 憤世嫉俗, 憤時嫉俗, 怒火中燒, 怒氣滿腹, 怒目切齒, 怒氣衝天
  • 反義詞組:  與世無爭, 安貧樂道, 安貧守道, 撫掌大笑, 措置裕如, 放聲大笑, 歡呼雀躍, 歡喜若狂, 歡欣若狂, 能伸能屈, 能屈能伸, 隨俗浮沉, 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