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解釋: 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例子: 我是憑着一捲《詩韻》學說話,倒可以有“~”的效驗。(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四回)
謎語: 卅;帶頭;翻兩番
故事: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墻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傢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 近義詞: 融會貫通, 頓開茅塞, 恍然大悟, 茅塞頓開, 豁然貫通, 見微知着, 老嫗能解, 一隅三反, 以微知着, 機智等的, 原來如此
- 反義詞組: 習焉不察, 習而不察, 如夢如醉, 如醉如癡, 日思夜夢, 精神恍惚, 骨騰肉飛, 魂牽夢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