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鳞西爪
    拼音: dōng lín xī zhǎo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零散不全

    解釋: 原指畫竜時竜體被雲遮住,衹是東邊畫一片竜鱗,西邊露一隻竜爪,不見竜的全身。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資料來源: 清·梁啓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二節:“以上所引,雖東鱗西爪,語焉不詳。”

    例子: 蘇東坡有一首詩好象就是在這凌雲山上做的,我衹~地記得幾節。(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謎語: 右買鮮魚左買雞

  • 近義詞:  不衫不履, 不拘細形, 不拘形跡, 灑脫不拘, 別無長物, 軟囊羞澀, 遍體鱗傷, 皮開肉綻, 體無完膚, 山河破碎, 赤地千裏, 一鱗半爪, 江流日下, 竜騰虎躍, 萬馬奔騰, 一無長物, 短褐穿結, 一無所獲, 空手而歸, 一鱗一爪, 虎躍竜騰
  • 反義詞組:  滿載而回, 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