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
拼音: bù chěng zhī tú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搗亂的人
解釋: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資料來源: 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例子: 如有~假托民軍,藉端擾害治安,即為人民公敵。(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八回)
- 近義詞: 不法之徒, 悲觀失望, 若有所失, 倉皇失措, 漏網之魚, 愁眉淚眼, 喪魂落魄, 惶惶不可終日, 聞風喪膽, 驚弓之鳥, 傷弓之鳥, 心驚膽戰, 茫然若失, 喪傢之犬, 亡命之徒, 漏網遊魚, 惘然若失, 七上八下, 談虎色變, 心有餘悸, 失張失智, 嗒然若失, 若有所喪
- 反義詞組: 以意為之, 得意揚揚, 操之過急, 沾沾自喜, 狐埋狐揚, 疑心生暗鬼, 自得其樂, 自戀, 自我陶醉, 自行其是, 自鳴得意, 趾高氣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