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
    拼音: bù láng bù yǒu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沒有發展前途

    解釋: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纔,沒出息。

    資料來源: 《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例子: 第一要他自己學好纔好;不然,~的,反耽誤了人傢女孩兒,豈不可惜。(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

  • 近義詞:  不郎不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