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分句;指遇到不平的事主持正義

    解釋: 鳴:發出聲音,指有所抒發或表示。指受到委麯和壓迫就要發出不滿和反抗的呼聲。

    資料來源: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例子: “~”,看看現時的情況,難怪學生們厲聲疾呼——革命、救國。(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謎語: 春聲

  • 近義詞:  不平之鳴